各三七部位功效
(1) 根:甘、微苦,温。生用止血散瘀、消肿定痛;熟用补血、活血。用于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、产后血晕、瘀血胸腹刺痛,跌扑肿痛、外伤出血、肿痛、贫血、虚弱、月经不调
(2) 叶:辛。止血、消肿定痛。用于吐血、便血、外伤出血、痛肿毒疮
(3) 花:甘,凉。清热、平肝、降压。用于高血压、头昏、目眩、耳鸣、急性咽喉炎
摘自:《云南中药志》黎光南主编,云南科技出版社
各三七部位用法用量
(1) 根:
三七头 内服,煎汤4.5~9克;研末吞服1.5~3克。外用,磨汁涂,研末撒或调敷
(2) 叶:内服,煎汤3~9克;外用,研末撒或调敷
(3) 花:
三七花内服,开水冲泡茶服,适量
摘自:《云南中药志》黎光南主编,云南科技出版社
三七配伍应用
1、 配丹参 丹参活血凉血,养心安神;三七活血散瘀,更擅定痛。二药相配,活血散瘀,养心止痛,用治血瘀胸痹疼痛,疗效显著。
2、 配白芨 三七止血效果甚佳,可用于各种血证,兼有活血化瘀之功;白芨涉寒,收敛止血,走肺、胃二经,专治肺、胃出血。二药相合,一散一收,去瘀生新,用治咳血、吐血,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妙。
3、 配人参 用治气虚出血。脾气虚弱,不能统血,致血行脉外,而为出血。急投益气之人参,佐以血家要药之三七,气旺血止,标本兼顾。
4、 配川芎 川芎,活血行气;三七,活血散瘀。相须为用,行血中之气,散血中之瘀,故《得配本草》记载三七:“得……川芎,治恶血”
5、 配鸭胆子 用治赤痢。鸭胆子苦寒,凉血止血;三七苦温,活血散瘀。二药相合,凉血止血,推陈致新,止痢以通为治,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曰:“痢疾下血鲜红久不愈,宜与鸭胆子并用。”
摘自:《中华药海》,冉先德主编,哈尔滨出版社
三七各种病症吃法
1、 吐血、衄血:三七3克,自嚼,米汤送下
2、 产后血多:三七3克,研末变为
三七粉,米汤送服(出自《濒湖集简方》)
3、刀伤,收口:好龙骨、象皮、血竭、人参三七、乳香、没药、降香末各等分。为末,温酒下。或掺上(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七宝散)
4、跌打损伤疼痛:每服生药3~9克,或配伍应用
5、贫血、虚弱、月经不调、产后恶血不尽:三七6~9克,炖鸡或炖肉服。亦可用油炸黄研末,肉汤送服。 6、渴饮、喉痛音哑:用花适量泡水频饮(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自:《云南中药志》黎光南主编,云南科技出版社
了解三七有哪些用法选购
三七